• 全部考试 
  • 移动端 
  • 网站导航 
方式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中国人事考试网微信公众号

公务员考试笔试试题

考试类型

『北京市考』2018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3)

  • 高校考试信息汇集大学生热门考试资讯
  • 2020-06-18 22:06|来源:北京公务员考试网
查看 查看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41~45题。

①开发区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对(甲)体制改革、(乙)投资环境、(丙)产业集聚、(丁)开放型经济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发区已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当前,全球经济和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新形势,必须进一步发挥开发区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作用,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引领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②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Ⅰ)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Ⅱ)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强对各类开发区的统筹规划,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促进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开发区管理制度和政策体系,(Ⅲ)进一步增强开发区功能优势,(Ⅳ)把各类开发区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引领区、高水平营商环境的示范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集聚区、开放型经济和体制创新的先行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③坚持改革创新。强化开发区精简高效的管理特色,创新开发区运营模式,以改革创新激发新时期开发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坚持规划引领。完善开发区空间布局和数量规模,形成布局合理、错位发展、功能协调的全国开发区发展格局,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集聚集约。完善公共设施和服务体系,引导工业项目向开发区集中,促进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绿色发展,切实发挥开发区规模经济效应。坚持发展导向。构建促进开发区发展的长效机制,以规范促发展,正确把握发展和规范的关系,不断探索开发区发展新路径、新经验。

41.依次填入材料①中甲、乙、丙、丁四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A.促进 改善 引导 发展

B.引导 发展 改善 促进

C.引导 改善 促进 发展

D.促进 发展 引导 改善

42.“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该句放入文中材料②中哪一处最合适( )

A.Ⅰ

B.Ⅱ

C.Ⅲ

D.Ⅳ

43.材料③主要谈的是开发区建设的( )

A.基本原则

B.发展目标

C.经验教训

D.实施步骤

44.根据材料,开发区在改革开放中的角色最接近于( )

A.螺丝钉

B.桥头堡

C.火车头

D.发动机

45.下列选项中,发文字号符合公文格式标准的是( )

A.〔2017〕国办发7号

B.国办发[2017]第7号

C.国办发〔2017〕7号

D.(2017)国办发第7号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46~50题。

数字图像修复技术中的文物虚拟修复技术就是对一些文物数字图像中所缺失、损坏的部分,应用现有的图像信息,根据一定的修复原则进行还原修复的技术。其主要目的是使修复后的数字图像无限接近原视图。

在文物保护领域中,受到很多历史因素或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出土的文物和存放时间长的文图表面会有很多的缺失破损情况,如裂缝、咬色、生锈、霉变等,这使得文物信息大量缺失,对文物欣赏及研究有很大影响。在以往的文物修复过程中,一般是修复工作者通过对文物补色、刷洗等方法进行简单修复;即使在当今的文物修复中,依然主要由具有想象力的修复专家在文物本体上进行处理。这种处理一旦形成便很难更改,稍有大意,存留下来的文明将不复存在,因此风险性极高。同时,不同的文物专家通常对文物修复会有不同的主张,分歧意见难以统一。

为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利用计算机虚拟修复技术,对需要修复的文物及数字图像进行仔细评估,充分运用统计学理论及微积分方程建立预测模型,再用图像已知区域信息对缺失区域进行评估,这样便可更好地对数字图像进行虚拟修复,更加方便快速地提出修复方案,大大缩短文物修复的工作周期,有效预防手工修复过程中对文物的二次伤害,同时避免人工修复中主观因素的影响,最大限度地修复文物的缺失信息,使文物重现原貌。

在文物虚拟修复实验中,对任何情况的信息缺失的修复,均需遵循文物保护“修复如初”的基本原则。如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中唐昭陵六骏中的“清骓”石雕,就采用了基于变分PDE的修复模型进行了原型修复,对图像中的裂痕进行了严密合理的计算估计,并根据所得周围像素的数值对裂隙处的像素进行了填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缝隙中缺失的相关信息,使修复效果较为连续自然。

另外,在文物修复过程中,如果通过已知信息不能对文物缺失部分进行判断,并且查阅不到相关资料证明其缺失情况,则不能按照人的主观意愿对文物进行修复。在文物虚拟修复时,一定要给计算机发出相应指令,对图像进行对照分析,标记出图像中可以进行虚拟修复的位置,对不能判断的部分则不能进行标记,否则计算机就会进行错误的修复。

46.第三段中所说的“上述问题”包括( )

①修复专家短缺

②传统修复方法风险大

③修复专家各执己见

④修复工作要求专家经验丰富

⑤要求文物有较好的修复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47.“清骓”石雕的例子,意在说明数字图像修复技术( )

A.具有独特优势

B.可能存在的问题

C.应遵循的原则

D.如何填补缺失信息

48.根据文意,可以推知( )

A.数字虚拟技术有助于避免文物在出土时受损

B.计算机无法自动识别出文物无法修复的部分

C.只有具有鉴赏和研究价值的出土文物值得修复

D.数字图像修复技术已在文物修复中占主导地位

49.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本文关键词的是( )

A.数字图像 修复技术 文物保护

B.出土文物 文物修复 人工智能

C.数字技术 虚拟修复 文物鉴赏

D.文物保护 考古研究 技术革命

50.本文主要强调了( )

A.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已经没落

B.我国文物保护的现状不容乐观

C.数字图像修复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大有作为

D.计算机虚拟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不可替代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51~55题。

格陵兰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最低可达-70℃,冰雪覆盖面积占整个岛屿的81%,这么寒冷的一个地方,实在与它绿意盎然的名字不相符(“格陵兰”意为“绿色土地”)。随着气候变暖,格陵兰的冰川逐渐融化,冰融水沿着冰川裂隙向下流动,形成深坑,就像一口口锅,称为冰川锅穴。这些锅穴大小不一,大的可达10米宽,上百米深,一直延伸到冰川底部,甚至形成冰川洞,可能导致整个冰川崩塌。

格陵兰无疑是地球变暖的“前线”。冰川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格陵兰可以作为地球上的一个气候指示器。北极的冰川储存着气候的信息,通过冰芯我们可以测定冰川的年龄及其形成过程,还可以得到相应历史年代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冰雪中含有三种不同的氧同位素,因此,如果在格陵兰的冰帽上打钻,测量冰芯中的每个冰层的氧-18比例,就可以得知格陵兰每一年夏季和冬季的气温变化。

“从现有的可靠测量来看,格陵兰岛正快速消融。”丹麦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安德斯·波克这么认为。2011年,他在哥本哈根北极研究所的档案中找到一些老旧飞行日志,其中有关于北极附近冰川的观察记录。几乎同一时间,丹麦国家调查局在清理地下室时发现一批旧图片,这些图片是极地探险家克努兹·拉斯穆森1933年到格陵兰进行第七次极地探险的记录。波克和同事将图像数字化,并用软件对比格陵兰岛东南部海岸线,查看其中的不同之处。波克说,20世纪30年代冰川融化得比现在快,20世纪中叶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冷却期,这期间形成了新的冰层,但在2000年又开始加速融化。

“20世纪90年代,格陵兰岛的冰川差不多能达到平衡状态(即降雪和融化、冰裂相等),但现在的总质量亏损超过3000亿吨/年。如果按照每人一年使用4万升水来计算,这是地球上人们一年的用水量。按现在的趋势看,这个数字还在上升。”波克认为,“从最新研究来看,海洋在冰川的消融中起着关键作用,暖流一经过已经破裂的冰川,大面积的融化就会发生,这和气温升高共同导致冰川融化。”

格陵兰气候变化几乎决定着当地以捕猎为生的土著的去留。岛上主要的陆地哺乳动物有北极熊、麝牛、驯鹿、北极狐、雪兔、貂和旅鼠,附近水域中主要有海豹和鲸,它们过去是岛上因纽特人的主要食物来源。到了20世纪初期,海水温度上升使海豹几乎在格陵兰南部绝迹,后来气候转冷,大群海豹才又现身。而现在,因为浮冰融化,依赖浮冰捕食海豹的标志性动物--北极熊的生存也出现危机。

51.下列判断与文意相符的是( )

A.格陵兰岛的实际情况与其名称含义不符

B.20世纪以来格陵兰冰川一直在加速消融

C.20多年前格陵兰冰川远未达到平衡状态

D.冰川锅穴的存在是冰川崩溃的根本原因

52.关于“格陵兰作为气候指示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测量格陵兰冰川可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B.格陵兰的冰帽中储存着最详尽的气候资料

C.测量每个冰层的氧-18比例可分析气候变化

D.观察冰川中的融洞可以获得丰富的降水资料

53.根据文意,文章接下来最可能呈现的是( )

A.如何阻止冰川日益消融的趋势

B.极地环境下动物们的生存状况

C.分析全球变暖的最主要原因

D.因纽特人的起源和生活方式

54.关于安德斯·波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认为洋流是冰川消融的关键因素

B.实地考察过格陵兰东南部海岸线

C.进行过七次极地探险

D.在地下室发现了一些飞行日志

55.下列最适合作为文章标题的是( )

A.格陵兰气候变迁史

B.极地生态环境管窥

C.正在消融的格陵兰

D.正逐渐变暖的地球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56~60题。

历史的变局,往往隐藏于一些被史书一笔带过的细节中。

弓箭是人类最早发明的工具之一,它利用竹、木、牛角和兽筋的弹性,将箭矢投射到远处,以杀伤野兽和敌人。但只有经过多年严格训练才能百步穿杨,洞穿重甲则需要过人的臂力。中国人在春秋时开始大规模使用弩。弩利用机械,将拉弦和射击分解为各自独立的动作,于是使用者可以脚踏弩臂上弦,以腰力补充臂力的不足,之后精确瞄准。这种武器的广泛使用,使得秦汉两朝的农耕民族军队可以击败长于骑射的匈奴,迫使他们西迁,改变了欧洲历史;也使宋代在缺乏骑兵的劣势中,与北方游牧民族抗衡数百年,发展出辉煌的文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史前时代,独木舟和木筏就已经帮助人类迁徙到大洋洲。在那之后,船使河流和海洋成为人类运输的快速通道。一辆八匹马拉的马车可以装载四吨货物。而八个人驾驶的船可以运二百吨货。船运给河流和海洋的沿岸带来了繁荣,人在水运的枢纽处聚集,形成城市,而城市甚至王朝也因此依赖于航运。中国南方的粮食通过河流只能运到开封,北宋不得不在这个危险的地域定都,最后付出惨重代价;南宋的泉州因为海运贸易而繁荣发达,也恰恰是泉州的失陷,让蒙古人获得了南宋的船队,南宋失去最后的抵抗机会;在元、明、清三个南北统一的朝代,又是航运使得南方粮食源源不断供应北方的都城,保持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与弩的发明一样,中国的造船和航海技术曾经领先世界,但最终在西方的技术大跃进时代走向衰落。在公元2世纪就能造出十丈楼船的民族,到18世纪只能建造被西方人嘲笑的小船。技术衰落无疑是文明衰落最明显的表征。让中国人一直感到不甘甚至悲愤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中国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创造,却最终输掉了竞争?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给出了他的见解:“因为欧洲是如此吵闹不已打来打去的一盘散沙。”欧洲的吵闹,让轻视技术发展的国家不断被打败、淘汰;而追求步调一致的中国呢?乾隆十二年,清廷下了一条禁令,禁止福建的工匠建造一种“桅高篷大,利于走风”的新船,因为它速度太快,不利于水师稽查管理。船运维持了中国的大一统,也恰恰是大一统,使得中国的船运和国运走向衰败。

56.弓箭和弩的根本区别在于( )

A.主要的使用场合

B.原材料的主要来源

C.射程的远近

D.是否利用机械

57.根据本文,作者强调北宋选开封为首都主要是因为当时该地( )

A.气候温暖宜人

B.经济基础雄厚

C.方便获得粮食补给

D.是海运贸易的起点

58.填入第三段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

A.古代世界航运也曾有过漫长而又辉煌的历史

B.船对历史的影响,也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C.与弓相比,船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显而易见

D.如果没有船,中国历史可能不是现在的样子

59.贾雷德·戴蒙德认为,18世纪中国航海技术落后的原因是当时( )

A.中国海洋运输不占有统治地位

B.中国闭关锁国排斥他国技术

C.中国人缺乏冒险与探索的精神

D.中国的大一统导致缺乏竞争

60.最适合作为本文标题的是( )

A.小细节里的大变局

B.中国历史的是与非

C.冷兵器时代的对决

D.被重写的世界历史

(编辑:中国人事考试网 )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