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考试 
  • 移动端 
  • 网站导航 
方式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中国人事考试网微信公众号

研究生考试考研备考

考试类型

『研究生考试试题练习』202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728」

  • 高校考试信息汇集大学生热门考试资讯
  • 2020-07-28 14:35|来源:研究生考试网
查看 查看
导读:中国人事考试网收集和整理:『研究生考试试题练习』202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728」,供考生参考。建议考生(Ctrl+D)收藏本页面,以及时获取第一手信息。更多研究生考试练习题,研究生考试模拟题相关信息,欢迎添加中国人事考试信息网微信公众号(gaoxiaokaoshi)为您解答!

1 [单项选择题] (1999)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1 正确答案是B

考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

解析

做这道题目的关键在于弄清“机遇”和“有准备的头脑”的含义:人们在观察、探索、研究客观对象的时候,由于客观对象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往往会出现预先未料到的偶然事件,这就是“机遇”。在科学的实践中,“机遇”往往会成为重大发明创造的起点。但是这种机遇也不是纯粹偶然性的,其背后必定隐藏着某种必然性的东西。要善于识别偶然的“机遇”,注意利用偶然的“机遇”去揭示客观必然性。而“有准备的头脑”即指观察者具有的理性认识。“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是指观察者的头脑中存储了大量的丰富的准备材料的情况下,只有通过理性认识的指导,才能及时抓住“机遇”并加以利用,从而找出必然性以推动科学的发展。故本题选B。ACD选项本身无误,但不是最优选项,故不选。

2 [多项选择题] (1987)感觉在认识中的地位,表现在它是

A认识的来源

B唯一可靠的认识

C认识的深化

D认识的起点

E认识的初级阶段

2 正确答案是D,E

考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

解析

感觉是感性认识的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和认识的起点,故DE正确。认识的来源是实践,故A错误;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认识才是可靠的认识,故B错误;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深化,故C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DE。

3 [单项选择题] (2007)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于

A人的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

C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D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3 正确答案是B

考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

解析

BCD都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其中B项正是对题干所述三种奴隶思想意识差异性的合理解释:他们虽然都处于奴隶地位,但由于他们每个人的具体生活状况有所不同,对自身状况的认识和理解的深浅和自觉程度不同等,因而反映到意识中也就表现出差别来。这种个体意识的差别性,并不是对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的否定。相反,只要我们深入研究人们的实际生活,就能够对这种现象得到科学的说明。综上所述,本题选择B。

4 [多项选择题] (1997)利润率的变动与

A剩余价值率同方向变化

B资本有机构成高低反方向变化

C资本有机构成高低同方向变化

D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反方向变化

E不变资本的节省程度同方向变化

4 正确答案是A,B,E

考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理论

解析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即m/v;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即m/c+v,故A正确。资本有机构成为c/v,资本有机构成高,意味着不变资本就比重大,而购买劳动力的可变资本比重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变资本下降,剩余价值也下降,所以与利润率是反方向变化的关系,故B正确,C错误。资本周转速度的关键影响因素不涉及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剩余价值这些概念,D与题干无关,故不选。不变资本的节省,意味着分母中全部预付资本减少,若其他条件不变,分母中预付资本减少,利润率就变高,故两者是同方向变化的关系,即不变资本节省程度越高,利润率就越高,故E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择ABE。

5 [多项选择题] (1994)“由于历史进程的曲折而不得不开始社会主义革命的那个国家愈落后,它由旧的资本主义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关系就愈困难”。这段话可以理解为

A越是落后的国家越容易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B社会主义可能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

C社会主义革命客观条件成熟的程度对向社会主义过渡有重大的影响

D社会主义在比较落后国家的胜利必然带来一系列新课题

5 正确答案是B,C,D

考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总论+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学说

解析

【考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合理性

【解析】列宁认为,由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一国或几个国家取得胜利,并认为社会主义可能从帝国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首先突破。所谓“薄弱环节”是指资本主义有一定程度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极其尖锐,无产阶级组织程度和觉悟程度比较高,资产阶级的统治比较薄弱;也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但具备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基本条件的国家。它并不是说越是落后国家越容易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革命首先胜利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这种落后的客观条件将会影响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将会给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带来一系列难度很大的新课题。故本题选BCD。

以上是中国人事考试网为大家整理的『研究生考试试题练习』202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728」,希望各位考生,抓紧时机、切莫迟疑,合理、有效利用网络资源,积极备考,迎战研究生考试

(编辑:中国人事考试网 )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